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片 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手抄报

时间:2023-06-08 12:55: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片 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手抄报,供大家参考。

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片 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手抄报

1960年由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成员国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下面小编整理《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手抄报》为主题的手抄报供大家参考学习。

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手抄报怎么画

1、第一张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图片

2、第二张世界气象日手抄报一等奖

3、第三张世界气象日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4、第四张2023年世界气象日的手抄报

5、第五张2023世界气象日主题手抄报

6、第六张3、23世界气象日主题手抄报

7、第七张世界气象日手抄报小学生

8、第八张世界气象日2023主题手抄报

9、第九张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手抄报

10、第十张世界气象日手抄报一等奖非常漂亮

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设立宗旨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由世界气象组织于1960年6月确定。气象是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如冷、热、干、湿、风、云、雨、雪等。为了加强国际间的气象研究与合作,更好地把气象观测结果应用于人类的各项实践活动,1878年国际气象组织在维也纳成立,该组织1947年9月召开气象局长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世界气象组织公约》,公约于1950年3月23日正式生效,国际气象组织由此改名为世界气象组织,并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现下气候问题——海洋与气候息息相关

海洋与我们的天气和气候变化密不可分,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热量、动量、物质等交换,海—气相互作用可造成千变万化的天气气候现象或极端事件,如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台风等,引发全球或区域气候异常和气象灾害。所以专家呼吁,在气候变化影响日益严重的今天,更精密地观测海洋、深入演示海洋的气候“密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重要。同时,公众应意识到海洋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气象小知识:

1、什么是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指大气运动和演变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如台风、干旱、暴雨、暴雪、冰雹、霜冻、寒潮、雷电、高温等。

2、怎样读懂天气用语?

(1)晴天,是指天空无云或有零星的云,但云量占不到天空的1/10。

(2)阴天,是指天空中云层覆盖超过8成以上,全天很少见到蓝天。

(3)多云,是指天空中云层较多,阳光不很充足,但仍能从云的缝隙中见到蓝天,总云量占天空面积的4/10-7/10的天气现象。

(4)雨,是指从天空降落的水滴。

(5)阵雨,是指在降水开始和终止都很突然,降水强度变化很大的雨。

(6)雷阵雨,又称雷雨,是指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

3、降雨量的划分标准

若24h内的降水量达到0。1-9。9mm,称为小雨;
10。0-24。9mm,称为中雨;
25。0-49。9mm,称为大雨;
50。0-99。9mm,称为暴雨;
100。0-249。9mm,称为大暴雨;
≥250。0mm,称为特大暴雨。

4、什么叫降水量?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雨水(或雪、冰雹融化后的水),没有经过蒸发、渗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就称为降水量。人们习惯将“降水量”称为“降雨量”,其实“降水量”是雨水、雪水、冰雹水的统称,而“降雨量”仅指降雨的量。降水量可以直观地表示降水的多少。

5、降水量1mm有多少水?

在气象上,一般把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所谓降水量1mm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水深1mm。每亩地面积约是666。7m2,因此,1mm降水量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m3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kg,这样,1mm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666。7kg水。

推荐访问:科普 气象 手抄报

版权所有:精优范文网 2008-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精优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精优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鲁ICP备08015141号-1